當批5G用戶產(chǎn)生,也正式代表進入5G的元年,相信對很多人來講近一年來一句聽過許多關于5G的新聞,5G于4G相比速度提升多少這個不是那么重要,我們更關心5G會給用戶帶來什么,未來5G的會應用于哪些場景,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關心的。
首先無人駕駛
無人駕駛也成為了主流的駕駛方式,更的地圖定位、更復雜的運算、大量的數(shù)據(jù)傳輸以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都已經(jīng)被 5G 迎刃而解,自動駕駛領域也從「單車智能」轉向「車路協(xié)同」這個更加的形態(tài)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無人機也在未來成為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存在,不僅可以在農業(yè)上進行遠程灌溉等操作,還可以作為我們的另外一雙眼睛,從不同角度去看這個世界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而《星球大戰(zhàn)》中的全息影像也將成為現(xiàn)實,遠隔千里近在眼前式的視頻通話將會讓人們的連接變得更加的緊密,也讓遠程協(xié)作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當然這僅僅只是日本內務省根據(jù)我們現(xiàn)有的技術做了在 5G 時代的前瞻性拓展,可以說,在技術成熟之后(尤其是電池技術),我們將會看到一個萬物互聯(lián),信息真正爆炸的時代。
雖然前景樂觀,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,我們現(xiàn)在倒也沒有到可以蒙頭狂奔的程度。
據(jù)國內媒體報道,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采訪時提到,5G 提速是技術驅動、市場需求和產(chǎn)業(yè)成熟度的結果,但目前還有諸多瓶頸。
鄔賀銓認為,5G 商用達到規(guī)模,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5G 建設周期可能會比 4G 還要長,如果每年的投資強度還跟以前相同,那么經(jīng)過 8 10 年,投 1 萬多億元,差不多能完成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從技術角度上來講也的確如此,因為 5G 高頻信號覆蓋范圍小,所以需要更多基站才能做到信號覆蓋,像聯(lián)通和電信拿到的都是主流的較高頻段,要達到 4G 的覆蓋起碼室外需要補多一倍的基站數(shù)量,據(jù)相關數(shù)據(jù)表示,今年的 5G 基礎投入金額是 1000 億,那么按照鄔院士所說的 1 萬億的總投資來看,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,的確是需要 8-10 年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相比于聯(lián)通和電信的高頻段,移動的情況則復雜很多。細分來講,移動獲得 2515MHz-2675MHz、4800MHz-4900MHz 頻段的 5G 試驗頻率資源,其中 2575-2635MHz 頻段為重耕移動現(xiàn)有的TD-LTE(4G)頻。
因為頻率越高,信號波長越短,穿透障礙能力越差,基站覆蓋范圍越小,所以從經(jīng)濟角度來講 2575-2635MHz 這個頻段在初期可能會作為移動快速覆蓋的產(chǎn)物,不需要建造更多的基站,利用低頻段也是在性能和成本上做妥協(xié)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雖然 5G 已經(jīng)如火如荼的開始落地,但是我們想要見到一個真正被 5G 所改變的時代,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。一個萬物互聯(lián)的時代,是值得等待的。
5G 除了快,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?
到了 5G 時代,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